万象包罗,研精致思——致设计史

1

至今我有时仍在疑惑纠结,设计史论到底是在学什么?学设计吗?学历史吗?为什么会有这门学科呢?而这本书对于很多设计史专业的问题给出了详尽的解答和陈述,并且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提出问题,正如前言中所说,也就是作者约翰·沃克写这本书一个重要的目的。
“问题精神”——在书中换种说法可能叫做“问题框架”——它的重要性从来不应被忽视。实际上,他的著作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提出问题,作为读者的我们阅读时也根据自己的体悟解决问题又提出其他或同或不同的问题,包括写读书笔记的过程,也处处隐藏着问题精神。而也正是问题精神能时刻敦促着我们向着未知的智慧探索。
说此书“万象包罗”是因它对于整个设计史学科的研究方法做出了十分详尽的梳理,又论它“研精致思”则是它所透出的问题精神极大的引发思考并能促进深度研究设计史的可能性。就像我们小组成员所共同认为的,这相当于是研究设计史的一本新手指南书。


2

对于此书的第一印象就是名字拗口,一开始还以为是重复了,读了两遍才发现讲的是两个看似一样实则不同的概念:设计史,和设计的历史。我以前总认为,“设计史”难道不就是“设计的历史”的简写吗?实则非也,设计史在这里是作为一门学科,设计的历史是这门学科一般意义上的研究对象。从书名开始到第一章作者就已经开始借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来引发我们的思考,可谓精妙。
设计史学科应运而生是发生在足够数量的从业人员对他们所进行的活动自省并开始探讨共同的问题和兴趣的时候,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设计的历史并为一个独立体系的生成而付出努力。
纵观整本书皆是围绕“如何研究设计史”这个主题展开的,而自这个主题下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研究什么”“怎么研究”,前两章脉络尤为清晰,首先区分设计史和设计的历史,介绍设计史学科的产生和设计史学家的6项基本工作,然后叙述研究对象的界定。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并没有绝对地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客观地阐述了当今学界对于设计史研究对象的不同看法,以及其中的矛盾与困惑,比如一般设计史家认为研究对象就是设计的历史,但我们所忽略的一点就是我们对于“设计的历史”的定义,甚至我们对于“设计”本身的定义并没有达成共识,所以这个界限是比较难定的。如今我们对“设计”的定位也常常模糊不清,我曾经也搞不清建筑是不是该分类在设计中,读到这里还想起另外一些曾经混淆的概念,比如自己曾分不清“设计史论”和“艺术史论”两个专业的区别,再比如,我们学习设计史,涉及到古代时都称之为“工艺美术史”,但“工艺”与“设计”却又不能画精确的等号,这其实从侧面还反映出社会分工的变化。在此我很欣赏作者的一点是他尽量保持一种客观性,他列举了几位大师的观点以比较,有理有据,并没有刻意褒贬,尽管在书中他也曾说过书写设计史的设计史家或多或少都会受环境、政治意识等因素的影响,在陈述中不可避免地添加个人主观色彩,但他没有回避这个问题,而是很坦诚地面对它。
在我看来,作者条理清楚,结构安排也是按思路顺延的,前两章基本上属于总述,而后面的章节是具体的分述,对总述中提到的一些概念做出更深的拓展,有些话题刚开始在前两章略过并没有感觉,但读到后面才会恍然大悟作者将它摆在这个位置是别出心裁的。举一个令我感触的代表性的例子,在第二章作者提出设计史的研究不是孤立的,重点不仅是设计师、设计过程、设计产品,还有风格、品位、客户角色、管理、市场营销、消费者等外部要素,起初没觉得有什么,但读到第五章、第八章、第九章时,读到作者对于生产消费模式和风格的提问和理解时,我便霎时明白了第四章的安排。在我的理解中,第四章讨论的设计师和设计产品属于第二章中的内部要素,而风格、市场、消费则对应为外部要素,这体现出了作者综合性的思维,这也是我们学习过程中需要牢记的,一定要结合不同方面,多角度、多元化地研究某个主题。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作者通过对不同因素与设计史的关联,实则已经侧面向我们展示了何为设计史学的研究对象——这些其实都是研究对象,只不过是有轻重之别。不管是设计还是设计史,它们都是社会的产物,我们研究它们都必须将其置于一个大环境下,并适时切换视角,全面考虑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状况、意识形态、设计主客体的关系。
另有一处让我感到作者之心细,就是对跨学科可行性的考虑,因为设计史家很难成为全才,无法面面俱到,所以相对的措施是建立相关标准,只考虑直接影响设计性质的因素,或者让不同领域的学者组成团队协作研究,这种方法对于我们设计史论以后的跨学科研究是极有借鉴意义的。
书中有一个观点我比较赞同,但其实很有争议性。虽然不能完全算是作者的观点,但在作者的表述中,可以了解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同把设计史的研究范畴扩大到所有经过设计的社会产品,无论好坏,是否出自专业设计师之手,这跟后文中所提到的“无名设计”理念有相似之处。不管是神圣的教堂还是路边的平房,都是设计的产物,都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当设计逐渐褪去阶级精英的光环,走向大众化和平民化,所有经过构思的社会产物我们应一视同仁,设计不分高低贵贱,不过同时也要考虑到对象巨大的基数,因此研究时也要学会选择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


  • 设计史学家要干些什么?→工作?
    ①实证研究
    ②研究和信息收集
    ③理论性工作
    ④写作与沟通
    ⑤专业性活动

  • 设计史需要包含哪些内容?
    ①“设计”概念的演变史
    ②设计师与设计产品的发展史
    ③解释其与艺术和工艺的差别关系
    ④探究其随时间、社会发展的变化
    ⑤老语汇的意义和用法

3

在阅读过程中,我找到不少解决设计史学科问题的同时,也有一些话题引发新的疑惑和探讨。其一是“垃圾理论”中提到的时尚的轮回,其二是文末结语后朱迪·阿特菲尔德提出的女性主义批判
先说时尚的轮回,我和我们小组成员皆深有感触,就如同我们日常的服饰,在上世纪流行一时的格子衬衫,很快被压下风头,而如今又开始重新流行起来,牛仔裤也有类似的过山车经历,而潮流的破洞、补丁也曾是几十年前的常态,但人们对此的态度竟也莫衷一是。包括那些所谓的复古风,这让我想起新艺术运动的装饰主义到现代主义的转变。其实在我看来这确实是一种在时代影响下的规律,人们对一种风格的喜爱的持续性是有周期的,这对设计也是有影响的。

格子衬衫牛仔裤

谈到女性主义,这是我头一回在有关设计史的书中看到把它着重提出来的案例,若非作者选择了这篇文章作为结尾,我可能都无法意识到我们过去走的设计史研究的道路一直是处在男性强权视角下的,而我身为女性中的一员,于情于理都应关注与自身群体利益相关的事。文中说的很有道理,这也引起了我的思考。首先,在我们对男性设计史视角持批判态度的前提下,我们对于“女性设计师”“女性设计产品”的过度关注是否反而造成了对女性群体的特殊化对待?其次,我们更多地关注女性在设计史中的地位,我们真正关注的是否是她们的设计成就?还是只因为她的性别而片面地关注宣扬她的个人经历?这将是适得其反的,这并不能达到真正的女性主义设计史观,因此度的把握,这也是我们需要斟酌的。

男VS女
关于设计史的研究,仍有很多问题可以探讨,问题意识和问题框架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设计史并不断从中学习。


4

约翰·沃克说设计史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这句话是多么的耳熟!自我入学以来,已经在不下三位老师的口中听到相同的话了。但我又时常思考一个我自己都不愿思考的问题,过去设计史起步晚,资料少,体系尚未完善,发展缓慢,看似是个合情合理的缘由,但更应引起反思和重视的却是“原地踏步”——

现在设计类书籍不再匮乏,但这门学科仍处于形成阶段,并因此遭遇周期性的身份危机。

这句话放在今天仍有振聋发聩之效。

设计史学科的“原地踏步”是偶然还是必然?是因为太过理论脱离实际还是因为太过实践又显得不伦不类?我其实也很难得出一个答案,但这两种现象如今确实存在且不在少数。理论生的主要任务固然在于我们手中的笔杆子,但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日新月异,理论与历史、理论与实践、理论与时代之间的平衡同样举足轻重,从这本书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全面,客观,批判思维,是这本书带给我的重要关键词,不光是研究设计史,其实所有学科都是如此,但单单就设计史来说,全面便是“包罗万象”,考虑到设计内外的各种因素,可能遇到的各种领域,设想各种境况影响下的设计历程,客观批判思维其实都是“研精致思”的要求和体现,深入思考并尽可能地避免个人好恶和主观臆断,与时代相结合,适度地批判,重要的是不为了批判而刻意批判。
设计史的研究亟待“开窍”,它不可一蹴而就,但谁说我们每个人的一小步不能汇聚成共同的推动力量呢?
当为此持续思考。


参考文献:

[1]约翰・沃克, 朱迪・阿特菲尔德. 设计史与设计的历史[M].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11.